游戏化教学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思考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将传统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形式所表现,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的能力。对学前专业学生而言,游戏化教学方法和当前职业发展相适应。对年龄比较小的幼儿而言,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成熟,为了让幼儿身心持续健康的发展,学前教师专业性培养以及引导变的特别关键。学校教育教师在游戏化课程建设当中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识幼儿个性,让其在今后职业当中更好的让幼儿构建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发展
Thoughts on Gamification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bi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WANG Xu
Gamification teaching is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 through game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For preschool students, gamified teaching methods are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career development. For young children, they are immature in 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order for children to develo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thei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guidanc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mification curriculum, school education teachers can enable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ersonality of young children,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enable children to build good values, world outlook and outlook on life in future careers.
gamification teaching;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professional ability development
【个人简介】王绪(2001-),男,吉林省人,敦化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方向。
1 引言
对于学前教育教师来说,需要始终坚持“发展创新,关爱儿童”的基本思想,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当中的经验通过游戏形式渗透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所以,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分析将游戏化建设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相互融合,并且分析融合方法和措施,进而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今后教学过程当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当中学习更多内容。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所以,教师需要科学的而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2.1 基础能力 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所任职工作多为幼儿教师与学前教育职业等。首先,学前教育专业性质决定学生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道德观、职业责任感、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思想觉悟[2]。同时,学前教育教师还需全方位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对幼儿抱以温柔、理解、耐心的态度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学前教育教师还需具备人文、自然和社会等基础学科素养,保证自身审美能力、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不会与幼儿沟通时产生障碍,从而让幼儿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不断促进身心健康的完善。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需在校期间练就出一身高超的表达本领,可面对幼儿时准确表达自身含义,充分掌握幼儿语言风格特点,还需学习计算机知识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2 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应具备职业技能与基础知识两方面。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为幼儿教师储备力量,在未来就业阶段掌握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可通过实践来证明自身能力。因此,该专业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幼儿处于不同时段的心理成长与身体成长规律,还有幼儿个体差异所在,并通过了解相关幼儿基础知识、教育政策、相关法律及文件指导知识来充实自己。同时,还需针对幼儿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进行完善,以此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需要学前专业学生对团体活动、团体游戏等具有组织能力与活跃能力,还需学生具备绘画、唱歌、舞蹈等相关基础知识技能,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可无障碍交流。
2.3 综合能力方面 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应着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学习能力、职业情感和观察能力。首先,培养学前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应先培养学习能力,在学生不断学习过程中来实现教育改革要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涉及教育方面内容,因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符合职业发展趋势。其次,学前专业学生在作为预备幼儿教师时必须具备高超的观察能力,保证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活动行为、活动范围、身心变化及情绪起伏通过观察及时理解和客观评价,以保证幼儿身心发育健康。
3 游戏化教学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措施
3.1 教师应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导致了学习内容的单一,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积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内容往往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程度有着巨大差异,而且并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游戏化教学。所以,体育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寻找到一套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将其与游戏相契合,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更好的教学。体育教师还应在探索游戏课程设计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在某一章节的教学中应设计与之最为契合的游戏项目,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保证游戏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3.2 循序渐进的将教学内容渗透给学生 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的培养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体育游戏化课程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从而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在设计游戏课程时,体育教师应注重环境气氛的培养,所设计的游戏环节也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拔河”的游戏中,体育教师应渗透给学生齐心协力的意识,并在游戏中让学生懂得强身健体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也是为学生成年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保证。在这些游戏活动中,体育教师能够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在游戏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掌握知识,懂得道理,对于每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收获,从而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内容 在现代化背景下,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因此体育教师应开拓视野、打开思维,不断超越自己,给学生呈现出最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和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幼儿的天性充分得以施展,同时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完成课堂上的每一个游戏项目。再如,体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用积木完成一组“接力赛跑”,对于成绩最优异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体育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习到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够创造出好成绩以外,同时还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满足感,喜欢上体育项目,并愿意坚持锻炼身体,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素质与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论文通过两大方面全面阐述了课程游戏化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思考。课程游戏化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应协同前进,不断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游戏化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课程内容、游戏项目和教学模式将是每个教师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探究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蔡敏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与实践——以“3+3”模式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质量[J].教育科学论坛,2016(14):62-64. [2]盛宇璐.挖掘区域游戏拓展幼教空间——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