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2期 作者:徐曙红

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徐曙红

江西省群众艺术馆戏剧音乐艺术指导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3

摘要】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国戏曲表演教学工作也有了突破和创新,鉴于传统教学中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缺失的现象,现代化教育教学更重视戏曲所带来的教育意义。下面论文就结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teaching work of Chinese opera performance has also made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s. In view of the lack of Chinese opera performance ar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rn education teachi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brought by opera. The following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opera performing arts education.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表演;表演艺术;教育教学

Chinese opera; opera performance; performing ar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 引言

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体系中,将极大丰富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高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将传统戏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体系,同时可以起到保护地方剧种的作用。

2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一名戏曲演员要参透剧本,熟练运用表演手段和赋予人物灵魂,更重要的是把戏曲具有的多种艺术元素表现出来,这种创作的难度在综合性来说是相当大的。由此可见,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了中心的地位。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多种艺术成分的表演上。表演艺术也就是指戏曲演员不仅要流畅地把人物形象表演出来,还要在此基础上和其他的戏曲演员们合体表演,在合作中把作品主题呈现给观众,使观众的观赏效果得到升华,也从中提升社会价值。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十分经典的,从整体作品的构思来看,为了把作品的实际构思呈现在舞台上,导演要保证所有最基础的演出元素是到位的,同时演出元素不可以限制作品构思的发挥与呈现。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另外,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备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等也逐渐成为重要考量方面。戏曲艺术实践活动无疑为此提供了相应的培养与锻炼的环境。除了戏曲知识获取与戏曲鉴赏能力、高雅情趣培养等方面外,戏曲社团的成立及运营,以及戏曲演出和讲座的承办需要完备的筹措计划、风险及成果预估方案、协商交际环节,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得到知识、技能、素养三体为一的培养。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利于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浓厚感情和浓烈兴趣,造就一大批戏迷,戏曲艺术的振兴还必须后继有人,精湛的戏曲艺术要靠新一代的戏曲艺术家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3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困境

3.1 传统戏曲在高校的推广力度不够

某种传统戏曲在一个特定区域诞生并流行,是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同理,传统戏曲的衰落也与当地民众娱乐方式和娱乐习惯的改变有关。在新媒体和新文化的冲击下,戏曲的受众越来越少,相应地,开展戏评和理论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少,导致戏曲的发展受阻。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培养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爱好和欣赏能力,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当代大学生在流行艺术的环境中成长,长期浸润于文化快餐,对传统戏曲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不了解、没兴趣,研究和传承传统戏曲艺术的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戏曲艺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互设藩篱,颇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势,对处绝对优势地位的普通高校传承戏曲艺术极为不利。能够从事传统戏曲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戏曲的普及。传统戏曲在高校的推广力度不够,成为传统戏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

3.2 课程性质不合理,选课方式不科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除了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戏曲演出外,也应开设相关课程,如此既能获得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支持,又能使传统戏曲这一文化瑰宝在青年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虽然目前河南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戏曲类公选课,但依然存在课程性质不合理、选课方式不科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课程性质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针对本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将课程性质定性为普通必修课,并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课,这种课程设置固然能够保证“戏曲鉴赏”课的选课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课程性质设置与选课方式并不合理[1]

3.3 戏曲在高校的传播途径较少

高校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知识结构等带来其文化认知的迥异。高校心目中的传统戏曲主要指高校所在地的戏曲,这对区域外生源地学生来说会产生极大的陌生感,他们很难短时期内认同、喜欢这样的地方戏曲。加之多数高校戏曲文化氛围普遍不够浓郁,校园媒体、校园文化设施等阵地和学生社团主动传播戏曲的热情不高,致使大学生很少机会接触戏曲艺术。虽然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让大学生领略传统戏曲艺术之美,但这毕竟不是常态化之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戏曲这类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艺术元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因此务必加大传统戏曲的宣传力度,开拓传统戏曲的传播途径。

4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的提升策略

4.1 利用新媒体,增强传统戏曲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度

传统戏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等极大拓宽了传统戏曲的传播渠道,多媒体教学手段重塑了了传统戏曲教学课堂,有力促进了传统戏曲的教学改革。从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传统戏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实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传统戏曲的知识普及与艺术鉴赏,能够提高传统戏曲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程度[2]

4.2 转变课程思路

高校教务部门可将“戏曲鉴赏”课课程性质设定为公共选修课,选课方式也可做出相应变更,保障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由选课,同时亦可适当扩大选课容量,争取能让更多真正喜爱传统戏曲的学生走进“戏曲鉴赏”课的课堂。针对戏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的现象,各高校可考虑开设与戏曲艺术相关的在线课程,方便学生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学习,尽可能扩大戏曲类课程在高校学生中的辐射面,满足大学生认知与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心理诉求。

4.3 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高校文化多元化特点,意味着传统戏曲文化仅仅是校园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陷入强调某一文化而忽略其他文化的片面境地,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喜欢另一部分人不喜欢现象存在。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注意区分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宣传传统戏曲文化。在教学课态选择方面,可以有必修选修之别;在教学时间选择方面,可以有固定非固定之别;在授课方式选择上,可以有理论研讨、参与表演、视频欣赏之别。总之,鉴于传统戏曲的特殊性,在传统戏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3]

4.4 强化艺术体验

对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艺术课程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应是在关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交流、创造等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艺术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呆板的说教,会使艺术课程变得教条而乏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释放,也就达不到在艺术活动中得到美育滋养的目的。例如,介绍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时,不妨创造条件让学生观看相关作品演出,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体验,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戏剧片段的表演活动中去,使学生对艺术的体验更具体、更直接。强化艺术体验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具体作品欣赏示例;课下时间,学生需要搜集并整理一定数量的经典艺术作品,并根据自己这些艺术作品撰写材料,积累艺术素材,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培养艺术眼光,养成参与艺术活动的习惯。学校相关专业或部门也应尽可能组织一系列艺术活动,为大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艺术体验是艺术欣赏活动的关键条件。体验越深刻,获得的美感享受就会越强烈,情感和思想层面所受到的触动也就越大。

5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与宝贵财富,我们要提倡继承与发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更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戏曲表演在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地方戏曲在地方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特色,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贤.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研究[J].大众文艺,2013(24).

[2]张霞云.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9(11).

[3]史向丽.浅谈戏曲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