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主导的农产品精准扶贫项目优化策略 ——以美菜网为例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随着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推进,“电商扶贫工程”作为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大电商平台响应国家政策,推出特色农产品精准扶贫助农项目。在实践过程中,电商平台的扶贫项目存在如农产品的销售状况不理想;助农菜质量参差不齐;流通过程损耗大;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美菜网为例,分析电商平台主导的农产品精准扶贫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商平台;精准扶贫;农产品
一、引言
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促进信息流动,打破时空界限,帮助农民直接对接大市场。随着我国将农村电商纳入扶贫开发体系,电商扶贫已成为国家扶贫工作发展、促进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美菜网等电商平台都推出了一系列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从我国扶贫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状况来看,现有的电商扶贫模式已无法满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打赢脱贫攻坚战,电商平台主导下的农产品精准扶贫项目的优化升级是值得重点探讨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电商扶贫现状
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披露,截至2019年末,中国仍有551万人尚未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谈扶贫方法论时说:“瞄准的是真问题,要求的是实办法。”“瞄准”扶贫方法是关键。电商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接进入电商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扶贫是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各地方机构纷纷与电商平台合作,探索电商扶贫之路,如阿里巴巴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的“3F”战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京东帮服务店”“县级服务中心”;美菜网推出“我有滞销菜”助农项目等。其他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到探索之中,开设各类网点、服务店、扶贫项目。
我国目前的电商扶贫路径的实质是带动贫困农户通过电商交易平台销售本地农特产品。我国每年农产品总产量超过20亿吨,生鲜农产品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电商平台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案。生鲜电商零售比例2017年达到1.8%,2018年交易额达2103亿元。2020年上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支持农产品电商发展,许多部门出台了促进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2020年1-6月,我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3%,疫情期生鲜农产品电商“井喷”,数量大幅度增长。可见,电商平台主导农产品精准扶贫项目前景可观,扶贫项目优化研究有其必要性。
三、美菜网精准扶贫项目问题探究
美菜网扶贫项目鼓励各地农户在农产品滞销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络美菜网扶贫部,客服登记后派出员工实地勘察,根据情况帮助农户解决问题。美菜网现有的扶贫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扶贫产品分布散乱不成体系
在美菜网的扶贫模式下,农户通常分散在各地,且农产品种类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美菜网只能提供应急帮扶。滞销农产品数量较大时,当地市场短时间内不足以消化这些农产品,导致货物积压,扶贫战线被拉长。其次,滞销农产品多是附加价值较低的初级产品,需美菜网对产品进行清洗包装,使其符合出菜标准。流通加工工作量大,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较高。最后,助农农产品通常没有品牌,产品本身竞争力低,缺乏对农产品的长期发展规划。
扶贫地基础建设薄弱
向美菜网求助的农户往往处于交通闭塞的偏远地区,货车不便于进出村庄,运输困难。其次,该类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耕作效率低且农产品质量波动大。在收获时,由于缺乏劳动力和机器,农户难以及时完成收获,包装运输效率低,农产品因腐烂、包装运输等问题造成的损耗率较高。最后,农户所在地的电商基础建设落后。电商运营对网络稳定性有要求,电商直播对相应的网络建设要求更高。
(三)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
一是筛选检验体系不完善。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助农产品未与正常农产品采取统一筛选分类销售标准,经常出现性价比不高、质量比正常购买的农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二是监管溯源体系未建成。农产品采摘运输销售过程不透明,许多扶贫项目都是临时合作项目,原有的溯源系统难以直接套用,出现问题难以寻找源头。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大大降低大众购买助农菜的积极性,间接损害贫困农户的利益,使得助农产品销售更加困难。
(四)专业人才缺口大
电商扶贫较普通电商活动难度更大,扶贫项目需要专业电商人员进行策划,因地制宜予以实施。农户想要通过电商改善农产品销售状况,需改变原有思维,引入电商课堂对农户进行培训,改善农村氛围,但农村生活条件较差,难以留住人才。由于电商行业属于高端知识技术型行业,高端电商人才培养速度慢、缺乏实践经验,低层次人才无法替代高端人才,故高端电商人才缺口很大。
四、美菜网扶贫项目发展建议
(一)针对扶贫对象构建高效扶贫平台产品体系
美菜网需引导扶贫地农户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合适的农产品,通过美菜网的大数据系统引导扶贫地农户生产提供符合市场行情与地理条件的农产品种类。其次,集中化生产要求品牌与商标意识,如通过统一制定区域性扶贫产品标识、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爆款产品等,合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体系。针对销售问题,美菜网可设计营销项目整合帮扶机构的消费资源,将分散的需求集中于平台,达到供求双方的优势互补。美菜网还可根据不同购买客群建立灵活的交易模式,如产地直销、个性化定制等。
(二)加大对扶贫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针对扶贫地交通闭塞、网络状况差的现状,美菜网可与当地政府协商在扶贫项目中加大对偏远乡村的道路、基站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此外,针对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美菜网可以村级为单位引导农户购买适合的农业机械,并对重点地区给予一定补贴。
在改善农产品运输的物流效率方面,美菜网可与当地各物流企业建立物流联合体,通过共享即时的物流信息提高各类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县城到行政村之间的物流,美菜网可与大型物流企业等进行合作,使隶属于某物流公司的配送点可通过共享物流信息的方式完成站间配送任务,以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整合资源。
(三)健全美菜网扶贫平台服务监管体系
美菜网可在产品信息中增加农产品生产地认证、信息准确度确认、产品保质期限、保鲜程度、食用禁忌等信息说明,同时可参考其他较成熟的电商平台建设农产品监管溯源体系,完善农产品筛选检验体系,在农产品采购过程中对产品送检过程、产地采摘过程进行直播等方式使采摘运输过程透明化。其次,美菜网可增加相关的物流追踪功能、交易保障功能、用户信息保护功能等。此外,平台还需完善售后服务,对买方或卖方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并加入第三方调解功能。
(四)加强电商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培养
依靠电商平台精准扶贫需要专业的电商人员运营维护。在贫困地区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一是需要依靠包括行政力量在内的资源,加大电商人才招聘,提高薪酬福利。二是要对接入平台的企业或个人,开展不定期的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着重帮助贫困农户树立市场导向概念,从购买者的角度展示产品,提高产品价值辨识度。同时也可发掘贫困地区有营销价值的民间故事,帮助产品打造“故事营销”,以历史文化特色增加受帮扶产品的附加价值。
五、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的贫困地区,电商平台跟随政策引导、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集中整合不同贫困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等资源,将分散的贫困农户与消费人群联结,积极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电商平台扶贫项目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扶贫平台体系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电商人才缺乏等。本文以美菜网为研究典型,在研究美菜网农产品精准扶贫项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完善电商平台农产品扶贫项目、促进贫困农户脱贫乃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
徐沁汝(1999-),女,汉,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物流管理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421031。
参考文献
[1]邱杰,肖磊,杨秀兰.乡镇扶贫电商平台的研究与探索[J].投资与创业,2020,(7):151-152.
[2]陈庆升,陈铭江.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电商人才培养优化研究——以云南寻甸电商平台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20,(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