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中共无为县委党校,安徽 ·无为 238300
摘要: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内涵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The practice of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inspired us: the initial heart and mi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s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rejuven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us to adhere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imbalance,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people’s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关键词:改革开放;谋幸福;谋复兴
reform and opening up; seeking happiness; seeking rejuvenation
1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1.1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1.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为此,不仅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而且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更要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其次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为此,必须要强化责任担当和压实责任;必须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必须要坚持突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必须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必须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精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同时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要清醒认识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必须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要构建全民共治的污染治理体系;必须要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总之,打好三大攻坚战既是攻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难题,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保障[1]。
2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2.1 新时代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内涵
首先,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稳居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人民的需要已发展到从追求数量变为追求生活品质的新阶段。其次,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近年来民众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是:反腐倡廉、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依法治国、脱贫攻坚。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不仅越来越强烈,而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再次,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社会生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呈现出总量性矛盾,也呈现出结构性矛盾。因为从人均GDP来看,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改变,而且还将持续较长时间。同时,产业结构低端化;城乡结构二元化;区域结构多元化;人与自然结构异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 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
据《2018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53.1%的企业家认为,2017年我国设备利用率在“75%及以下”,另一方面居民升级性消费得不到完全满足,导致对海外产品的狂购。即生产的发展相对落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这一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即通过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动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3.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优化结构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创新迈向与发达国家并肩以及引领世界潮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结构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结构一体化,促进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群和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军民经济一体化,促进军民经济的互动发展。
3.2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借助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基础;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保现代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即运用现代金融手段,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和发展现代金融,都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
3.3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通过实现生产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4 结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张磊.全力以赴,打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J].中国财政,No.755(06):14-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