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工期的影响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现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投入逐渐增多的局面,工期进度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论文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工期的影响,分析其中的不利因素,并探讨具体的管理方法。 Absrt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arry out all kinds of work on the site in an orderly mann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project scale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capital investment,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schedule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re also more stringen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project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methods.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工期进度;工期管理 engineering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schedule progress; schedule management
1 引言
建筑工程的工期受施工人员的技术掌握程度、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高效的工期管理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开展工期管理工作中要立足于整体工程的计划,通过进行实时跟踪来保障工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延期施工的问题,进而有助于大大避免建筑单位受延期施工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情况。
2 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管理概述
所谓的工期管理,是对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各个阶段进行计划、执行以及定期检验更新计划的统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其都对于工程建设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即:高质量、低造价及短工期,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长效发展,建筑单位对工期管理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将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应用其中。在开展工期管理工作过程中,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方法如下:第一,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化部署,然后按照不同的类型将项目中的每一个大型工程区分为独立的施工区,并使用水工流水段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则应遵循“平面流水,立体交叉”原则,以此来保证工作效率;第二,确定施工顺序,在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考察,根据具体的考察结果来对施工环节的具体顺序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以此来避免重复作业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实施方案,设计人员完成方案设计后应及时上报,然后建筑单位委派专业的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评审,并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第四,在执行网络施工工期计划时,应对建设主线和支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并以此对重要节点工期进行有效的把控;第五,做好辅助计划及相关配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3 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工期的影响
时间管理是通过计划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实过程中的管理体系标准条款期限的检查监督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的一部分来管理一个明确的目标期限。建设项目管理,无论是建设项目的全面和项目运营商整合正式和施工期间的规范化管理,安全,工期,成本,以及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文明建设在有条不紊地完成。成功的建设项目管理可以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促进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1]。
4 工期管理的影响因素
4.1 施工中的权责划分不明确
建筑工程中有很多的施工环节和内容,这些施工环节和内容的管理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个人,而且经常会出现施工内容和环节交叉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在出现交叉施工的时候如果发生了问题,就会出现相关的责任人相互推诿的情况,这就是因为施工过程中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单独的施工环节和内容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但是在施工前并没有针对交叉施工做明确的规定,出现问题后为了推卸责任就容易出现冲突。
4.2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若此类材料存在质量不达标、存放方式不当等问题,那么实际施工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二次返工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实施工期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严重情况就会出现不能如期交付的问题。结合现有建筑工程工期管理办法来说,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持续产生影响,相关管理单位必须从这方面入手做出改善。
4.3 施工设计的变动
通常而言,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具体施工内容和施工场地情况进行安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赶工期而忽视前期准备工作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更早开始施工作业而忽视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审查不严谨的图纸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与施工场地及施工环节不相符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作业期间进行变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施工工期管理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监督管理效率低下同样会导致施工设计被迫变动,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试工过程中未能做到有效管理,进而导致出现资金和材料过度浪费,这一问题的出现同样会影响施工的整体工期。
4.4 项目经济规划不合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项目经济规划对于工程顺利施工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如果项目经济规划科学合理,就能够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性,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出现。这就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工程的施工工期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对于项目经济规划不够重视,或者在规划过程中出现了疏漏,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现象比较普遍,经常会造成施工的延误,施工工期也就无法保证[2]。
5 工程项目工期管理的有效措施
5.1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工期管理人员主动分析影响建筑工程工期的各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来完善工程工期管理方案,提高工程工期管理措施的实效性。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对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快工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调整与完善速度,保证了工程施工各环节的正常运转。另外,建筑企业还应根据施工现状来调整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管理、项目图纸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根据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以及兴趣特长等来进行定向培养与发展,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与项目岗位的吻合性,促使施工技术人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施工。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对建筑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因建筑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建筑材料质量较差等原因而导致工程质量太差或者工程返工等情况的发生。
5.2 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工作
首先,在采购环节就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确定材料的种类和需求量。并且要根据工期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工期的发展确定每个阶段材料的用量。对建材市场进行调查,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材料供应商,并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合同,对于材料的供应以及价格等进行明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材料要分类摆放,并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材料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盘点施工材料,做好施工材料的调度。最后是对施工材料的使用加强管理。施工人员在使用施工材料时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确定材料使用方法的正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确保施工材料数量满足施工要求[3]。
5.3 做好工期规划工作
完善的前期规划是决定建筑工程实施工期的基础,工期规划中应能包含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并针对这些状况提前制定好处理办法,以此来保障这些问题出现时现场施工人员能迅速做出响应。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以下内容对工期规划进行完善:首先,制定工期规划前应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查。具体的考查内容主要包含项目所在地地理、气候情况、当地政府政策、未来市场走向等。在这些内容的支撑下,建筑工程工期规划自然能更加完善。其次,应结合工程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预估,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施工现场水电供应情况、自然灾害出现概率、火灾等重大事故等都会对建筑工程实施工期产生一定影响,管理单位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明确处理方法,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时现场人员不能迅速响应进而导致工期延后的情况。
5.4 加强成本优化
做好工期成本优化工作,在开展这一工作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在网络计划中,找出工作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优化成本的同时,不断缩短工期时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规模较大,因此施工工期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材料、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工期进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满兴旺.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优化管理实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36.
[2]汲丽明.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优化管理实施分析[J].居舍,2018(28):112.
[3]陆爱珍,梁翠柳,黄文锋.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优化管理实施分析[J].知识经济,2018(0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