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珠海正圆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建筑工程的发展,相应地,人们也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y of how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isk; prevention strategy
1 引言
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筑的质量愈加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关乎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提高建筑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加强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及质量安全,是建筑企业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但是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是当前建筑企业重点关注和思考的内容。
2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未知因素,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环节,对于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和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为了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和具体流程,从而不断地为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中,不安全的因素将会对施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造成非常大的潜在威胁,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只有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的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
3.1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企业中有些决策人员不具备较强的施工风险意识,没有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深入落实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竞标过程中,存在盲目竞标现象。大部分企业把自身经济效益放在风险管理之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的管理工具、防护措施投放力度不够。施工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施工管理知识不全面,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引发了各种施工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建筑工程规模较小,在风险管理上比较混乱,甚至存在分包挂靠等问题;施工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施工人员,掌握的管理知识比较片面,相互交流不充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盲目操作现象;没有综合考虑施工环节和流程的衔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影响施工质量。
3.2 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认识到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同时也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一些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也没有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对策。施工如果出现风险,因为缺少对应防范措施,缺少统一的管理,无法对风险进行把控,造成施工现场混乱,影响施工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人员过于关注施工流程,忽视施工管理,缺少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仅仅重视建筑外形和结构情况。一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工期紧张、施工材料供应不足,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会适当放宽材料质量验收标准[1]。由于缺少完善的信息引导,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管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处理,使诸多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3.3 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大多数施工企业单位而言,他们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施工进度上面,这些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往往会带来许多施工质量上的问题,而监管体系的缺乏,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的被发现,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为了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管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材料,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施工材料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与核对,同时从源头上要对施工材料的供货商以及承包商的资质进行调查,确保施工材料的品质和质量符合相应标准,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4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薄弱
除了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之外,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其自身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够高,并且大部分施工单位招聘的现场管理人员都没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并且缺乏对应的培训,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难以完成建筑施工管理要求,这就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需要提高对施工现场中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
4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
4.1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采取合理防范措施,将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水平,让其树立规范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良好的风险防范习惯。在工程质量和工期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应重点关注工程质量[2]。企业要组织职工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风险管理人员,保证施工安全。
4.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协调、配合施工管理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完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人应该加强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在工程竣工以后,企业需要邀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及负责人进行项目验收。将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绩效挂钩,对施工质量好的团队,应该提供适当激励;对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闲散的人员,予以一定处罚。企业需要在内部组建专业的质检团队,结合风险管理要求,分配工作职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相互监督管理的环境下,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4.3 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管控的严格性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其核心环节是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的管控:①在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中,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对采购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并且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选购的材料质量必须达到施工标准、施工规范以及国家质检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性价比;②对于施工材料的运输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这一环节中,要合理的选择材料质量辨别能力强的人员,安排他们与相关材料供应商直接对接,对于材料质量合格的相关证明进行调查审核,并且对于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随机的抽样检测,只有达到相关标准才能运输至施工现场。
4.4 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管理,将建筑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情况展现在系统中,做好各项信息记录工作。建筑企业在开展招标活动之前,做好市场分析工作,对工程招标文件内容有所了解,掌握技术要求和材料信息,不可随意出价。在签署工程合同过程中,需要采用风险信息系统对拟签合同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加强风险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应熟练使用信息系统,认真对待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利用信息系统实现风险处理,提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风险管理任务顺利完成。在信息系统作用下,科学分配风险管理职责,让每个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自主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
4.5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论文中提到过,一项建筑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其实,不仅如此,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污染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如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时,会产出许多废弃泥浆或者废水,施工中由于机械化设备的排放或者材料的使用会形成扬尘污染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当前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环境的保护,降低污染,如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时,应当注重技术的提升,减少泥浆的产生,在出现扬尘污染时,要提前进行洒水,防止污染空气。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环境的保护,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现代化绿色建造强国。论文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施工管理,希望我国建筑企业能够不断朝着绿色施工的方向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中明,涂毅晗.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施工安全控制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240-241.
[2]高伟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