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发展研究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2期 作者:李享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发展研究

李享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面临很大的机遇。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担负起培养社会所需高技术人才的重任。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随着市场人才供需的变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在随之变化,提高生源质量,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论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阐述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水平的对策。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The enroll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high-tech talents needed by societ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resources and teaching equip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alents in the market, the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lso chang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meeting the demand of "supply-side" reform, and train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for social need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

【关键词】“供给侧”;高职院校;招生;就业

【Keywords】"supply-sid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rollment; employment

【作者简介】李享(1988-),女,辽宁盘锦市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招生就业研究。

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越多,配备专业的教师资源、教学设备,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在招生和就业工作方面需要不断的提升。现阶段学生生源不足、学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观念也限制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招生与就业工作时,要加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强化专业水平,转变教学模式,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2 影响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的原因

2.1 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了扶持政策,帮助高职院校展开招生工作。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较大,从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就业前景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招生而言,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承受不起高额的学费,选择在高考结束之后外出打工,导致高职院校失去了一部分的生源。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各个院校之间相互竞争,优质的生源成为各个职业院校竞争的对象。非重点院校毕业或者专科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方面比较困难,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严峻,家长和孩子不愿意选择高职院校[1]

2.2 学生生源的影响

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增加,招生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部分是“普招”学生,一部分是“单招”学生,有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中专毕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制约了高职院校招生。有一部分学生属于高考失利,也不愿意再次参加高考,选择上高职院校,学习状态不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追求的进步的动力,影响了学生学习氛围,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很难开展教学工作[2]

3 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关注教育工作,教育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人们也越发关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行业领域对于高技术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并且需求量在持续的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就业形势也大有好转,极大程度缓解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3]。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培养自信心,应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可以充分借助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并且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实习岗位,提高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决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的质量,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吸引学生报考高职院校,进而扩大招生规模。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扩充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平台。“供给侧”改革要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增加校企合作,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确保应届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围绕社会经济变化调整学业方向,解决供给大于需求或者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以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形式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就业率[4]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水平的对策

4.1 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针对高职院校招生的情况,需要加大招生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消除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偏见,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可以通过纸质媒体的形式宣传,在一些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进行宣传页的发放,让学生通过宣传资料了解职业院校,了解一些专业,可以发放一些关于高职院校的历史宣传资料,帮助学生打消顾虑。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进行宣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家长、学校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招生院校可以建立招生网站,在各大平台进行宣传,如QQ、微信、微博、抖音等,让学生通过各个平台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扩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学生踊跃报考。可以通过主题宣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招生院校,与高中学校取得联系,能够借助课余时间进行主题活动宣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提高招生院校的知名度。在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招生流程、报考流程等信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复家长和学生的疑问,提高高职院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5]

4.2 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优质的生源成为一个个高职院校竞争的对象。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专业设置,发展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特色。同高等院校相比较,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的灵活、变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必须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与设置,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结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4.3 转变教学模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快推进教育改革,设置相关专业时,要充分的考虑市场需求。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变革,根据企业各个岗位需求,市场变化等因素合理地调整专业教学内容,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鼓励高职院校的学生考取专业相关的证书,掌握更多的技能,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员。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借助高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便于学生巩固专业技能,加快推进教学模式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弥补学历的差距[6]

5 结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结合市场变化,转变教学模式,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加强招生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消除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偏见,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与设置,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志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102-105.

[2]艾阳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7(3):177-178.

[3]陈忱,邵婷.浅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策略[J].现代交际,2018(13):156-157.

[4]汪操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有效性实践教学研究[J].职教通讯,2017(15):63-66.

[5]佚名.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学生新型就业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4):16-17+24.

[6]马文韬.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新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