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漯河 462000
摘要: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明确提出利用校企合作来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和意识较强的人才。这种模式也叫作现代学徒制。论文根据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例如: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健全相关政策,将现代学徒制提高到法律层面中,进而得到校企双方的关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进而培养更多物流人才。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us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train high-quality, innovative and conscious talents. This mode is also called modern apprenticeship.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train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talents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such as responding positively to national policies,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raising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o the legal level, and then getting the attention of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we need to clarify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then train more logistics talents.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利用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的手段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叫做现代学徒制。将现代的学徒制灵活地应用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当中可以大大提升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合理利用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地衔接职业标准和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也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将现代学徒制灵活运用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人才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现代学徒制的有效使用能够将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衔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使得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
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 2.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理解 现代学徒制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现代”和“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对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元素,将学历教育和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结合起来,核心即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1]。因此,现代学徒制度是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式的职业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有别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形式,它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它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职业性和高等性特点,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理解。 2.2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首先,制度保障是现代学徒制的前提。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西方发达经济体国家政府所重视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2]。我国正在探索的现代学徒制由于国家的体制与背景不同,其实现形式也不同,但是国家层面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如招生制度。实施现代学徒制要推行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联合的招生制度,招生即招工,教育部门要给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更为灵活的、优惠的招生政策,形成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制度保证。另外,学生的双重合法身份问题。因为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在校学习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是学徒,教育部门如何给予学生、学徒的双重合法身份制度保障,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3 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 3.1 校企合作过于形式化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校企合作应当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体现,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分析,实现教学的专业化、职业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措施,推动校企合作,但从整体上来讲,院校与企业并没有将这样的措施进行贯彻落实,缺乏与周边优秀物流企业的无缝衔接,而物流企业也并没有意识到与院校合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很多院校只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物流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物流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即使院校与物流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但学生的顶岗实习可能仅仅停留在机械性的搬运工作中,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物流岗位内容和相关的操作技巧。
3.2 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现代学徒制是在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呼声并不高。甚至认为现代学徒制是无稽之谈,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致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专业的学生资源较为匮乏。 3.3 教师与师傅对接困难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中承担着教导学生重要责任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企业中的师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传统的教学理念均是以教学大纲为主,而教师并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实践积累,综合能力不强,只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宣读,无法将其与实际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而企业中的师傅则是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对当前社会中的先进理论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众所周知,只有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在岗位中发挥出自身价值和作用。因此,企业中的高素质、优秀实践型人才并不会被直接指派完成顶岗实习工作,这样就导致教师与师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接,也无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直接影响了物流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4 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开展策略及措施 4.1 实现教学政策的贯彻落实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就其作用上来讲,只是对企业和院校进行了鼓励,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基于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将现代学徒制纳入教学体系中,并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此有效调动院校及企业的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重视现代学徒制并积极普及运用,善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另外,可以由第三方教育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落实程度进行监督管理,使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4.2 通过订单培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创设试点班,班级中的学生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由企业中的优秀专家或员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指导帮助,而这样环境下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后备力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设置完善、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等环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后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 4.3 结合高校及企业需求,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物流专业教学时,前两个学期应当将物流基础知识点作为主要内容,以校内教学为主,企业指导为辅。在第三、四学期则应当通过工学交替、供需结合的模式实现学生双重身份的转变,不仅仅在院校中要学习核心课程含义,在企业的具体岗位中进行顶岗实习,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则由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完善。最后两学期则由企业进行专门的实践培训,优秀的企业专家为学生直接进行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全面开展实习工作。 4.4 充分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首先,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高校应当以物流行业的市场基本情况为主要导向,对物流企业中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进行深刻探究,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精简,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其次,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开展,同时,院校应当搭建起相应的实验实训平台,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企业应当尽可能选择高素质、综合型的物流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安排院校中的物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积累相关经验。
4.5 将教学与实践接轨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要对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技术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理论,要将课本知识集中于更精炼、更专业的层次上。第二,改变教学形式。教师要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建立多样化实训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在实践中教学的目的。第三,选择高层次的物流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并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将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物流人才必不可少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生产链,达到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岩松,姜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J].中国市场,2016(19):161-163. [2]杨清.职业教育校企共同育人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