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中西方文化对比视角下的英语思维方式培养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张二霞

中西方文化对比视角下的英语思维方式培养

张二霞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 漯河 462222

摘要:中西方有着较强的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以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论文以此为背景探讨高职英语思维方式培养的有效策略。

Absrtact: There are strong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takes this as the background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English think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英语思维;高职英语;思维方式;中西方

Key words: English thinking;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hinking mode; China and the West

1 引言

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现在英语教师也将关注点从学生的英语成绩,转移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的表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

2 中西方文化对比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技术能力扎实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重视中西方文化对比,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开展中西方文化对比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利用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二,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国外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方文化对比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使得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更好地将文化的相关知识纳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依靠文化的力量推动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3 英语思维方式培养现状

3.1 教师的教学问题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锤炼,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英语知识点过于枯燥乏味,不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所以学生很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提升和拓展。再加之教师多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引导,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当中缺乏灵活性,学生在进行沟通过程中对于英语背后的文化认知能力较低,无法进行积极的提升和完善[1]

3.2 学生问题

多数学生总认为来大学学习,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程学好就可以了,其他的学科比如英语、政治、数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一点都不重要,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不会认真听讲,就算来了也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高兴的时候就听听,要不然就干脆旷课。其实恰恰相反,这些基础课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大一、大二年级的课程中,这些基础课程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复合型人才,所以要让学生转变思想,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

3.3 教学手段传统

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时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题海战术的教学手段取得显著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只能短暂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十分困难,这种过于重视英语理论教学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不灵活,教学目标不明确,很难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阻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4 英语思维方式培养策略

4.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自我作为教学中心,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不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过于被动,不利于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提高教学素养,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教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2]

4.2 教师不断反思,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之外,在课后还要不断地思考教学方法和课堂效果。一个好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找到解决办法,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除了反思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职场情景,让学生进行创性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不要颠倒角色。

4.3 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便是要让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学生在社会生存的工具与手段,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社交技能,通过高职院校具体专业的性质的自由程度与逻辑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在学生的角度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社交技能,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社交技能,英语学习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交流,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与专业需求都需要教师将英语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能力,通过英语学习与集体合作,开阔学生的事业和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创新能力。

4.4 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让人文素质的培养得到巩固

移动互联网正在广泛地影响着教育行业,新的学习生态环境产生了。移动学习、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正在走进课堂。因此,教师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新型的教具。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这些智慧学习平台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供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讨论并加以巩固。学生只有学习了大量相关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才能为学习过程中的输出提供必要的保障。另外,网络媒体教学在我校已经盛行,并且我校还开展了蓝墨云班课程,这也将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新型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学生视觉,吸引他们注意力,给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自主探索的氛围,避免了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尴尬情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高职英语的学习还需要场景的配合,有条件的话英语的教学可以走出常规教室,在室外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可以建立情景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未来职业的工作模式,让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加以肯定,更有信心,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

4.5 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中渗透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落实完整的教学流程,并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完整的教学分析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课程讲解和框架布局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需求出发,有效完善教学体系的综合价值。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落实有效的教学规划,并且将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作为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指导计划中的一部分,有效开展渗透式教学。教师要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保证教学内容得以有效落实。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文化内容赏析外,也可以将相应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制作为微课课件,指导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且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在观赏完课程内容的感想,从而进一步优化后续课程结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其作为知识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能为高考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记忆力,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划分,例如,中西方建筑对比模块、中西方绘画对比模块等,引导学生将内容转变为文字并且应用英语表达出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用会话能力,也能夯实教育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且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特点来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与传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更好地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之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5):132.

[2]郑海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85-188.

[3]晏诗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中旬),2018(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