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机关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探索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邵丽娟

机关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探索

邵丽娟

高密市姜庄镇人民政府,山东 ·潍坊 261506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为了维护和谐社会的健康持久,积极开展机关基层党制创新是社会管理的必经之路。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发展探讨基层党组织创新的有效路径。

Abstrac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system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the only way of social managemen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urrent development.

关键词: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创新;社会管理

Keywords: organization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social management

1 引言

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一方面要发挥部门党组(党委)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机关党建基础。国管局机关党员只有六、七百人,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员却有五、六千人,不把党支部、党小组抓好,提升其内生动力和自身活力,温差问题就难以消除,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就得不到根本解决。

2 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与作用

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既体现为组织上的硬实力,也体现在理论上的软实力。第一、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为国家治理提供的组织支持。首先,党组织不是党员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党员高度组织化、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1922年党的第一个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了党员的组织归属,要求“个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个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不可有离党的个人的或地方的意味。”组织与个人的这种关系,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其次,党的组织体系不是单个组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相互联系,形成合力的有机整体。《党章》中“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规定,以及“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等原则,都在强化党的整体性建设。最后,党组织常态化的党内政治生活涉及每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时就讲过:“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是平等的”。这些活动帮助党员找准方向,承担责任,从而切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第二、党组织的理论优势与为国家治理提供的理论支持。党章对党员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共同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塑造了行为上的共识,保证了党组织即使在不同领域,也有一致的努力方向;即使面对特殊情况,也能够把握应对的原则,并将自己的工作理念带到国家治理活动之中。首先,理想追求决定了党的发展理念必定与时俱进,党的发展理念又必定为国家治理注入新的理念、目标、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式,从而树立国家治理的发展理念。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组织在建立群众利益表达、利益引导、利益处理等治理机制的过程中,就把维护群众利益的宗旨意识明确为国家治理的道德价值,从而树立国家治理的公德意识。最后,党的组织文化包括价值观念、责任意识、奋斗精神等内容,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为国家治理注入积极的公共文化[1]

3 机关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

3.1 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要突出机关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准政治方向,及时校正偏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结合部门职能实际,把党中央关于政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细化为具体措施,贯彻到机关党建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不折不扣、令行禁止。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自我约束,特别要自觉规范工作时间之外的政治言行。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决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

3.2 抓实党的政治建设,做好“三个表率”

一是持续深化政治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党员讲习所、在线学习等平台载体,持续学、系统学、跟进学。二是切实加强政治历练。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政治锻炼机制,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扎实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专项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政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探索开展政治体检。三是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模范执行党中央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真正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三个表率”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加强支部微信群、QQ群等阵地管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各种歪风邪气、错误言论敢于亮剑。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既理直气壮讲“大道理”,又生动鲜活讲“小道理”,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2]

3.3 强化组织活动

机关基层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是注重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要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突出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坚决防止随意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要认真落实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定期进行党性分析,对党性不强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处置。要扎实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问题查摆、问题剖析等,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不足。二是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严肃的党组织生活中,要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带头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在严守组织生活制度上作出表率、树立标杆,带动广大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三是注重探索创新。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要探索内容创新,围绕“1+3+6+X”的基本思路,创造性拓展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要探索手段创新,用好“互联联网+”,依托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媒介,定期推送各类学习资料,打造党员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要探索机制创新,建立组织生活考核评比、成果展示、定期交流等机制,使组织生活更严、更实、更有成效。

3.4 以国家治理为核心丰富自身组织

党领导国家治理必须让党组织的内部建设与党领导国家治理的外部环境高度打通,国家治理的外部条件的任何变化,都能够在党组织内得到迅速反馈,转化为党内建设的相应调整。经济社会、技术进步、国际环境乃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发新的国家治理问题。条件和需求的变化要求建设新的国家治理能力。因此国家治理所要维护的利益不是被事先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动态的治理活动中被发现出来的。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是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动力所在,要求党依据新条件,树立新理念,通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组织建设来界定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新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建设适合新时代的政党功能。党的领导赢得社会赞同,党的建设才真正地取得实际效果,执政的基础才能得到真正的巩固[3]

3.5 健全组织评价

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指标体系,既要包含现状、问题等客观性指标,也要包含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主观评价等主观性指标。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做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一体性呈现。坚持规范性、制约性与指导性相统一,构建出具有现实规范、思想行为制约、具体操作指导的高效度评价体系。坚持评价过程和结果运用相统一,每个支部形成“组织力指数”,每个单位和整个系统相应得出组织力的整体分值,通过雷达图的形式,将支部组织力水平的结构性情况进行可视化转化,用以更直观具体地分析整个系统、单位或支部发挥作用情况,更好地总结经验、补足短板。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与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紧密衔接,作为评定星级的依据之一,并为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组织力提供参考。

4 结语

综上所述,党组织的发展一定要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党组织的功能建设一定要聚焦到领导国家治理的能力建设上来,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任何调整,都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的调整,同时又有利于解决各种治理难题,能够实现新时期党组织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铎.奋力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走前列作表率[J].旗帜,2019(05):37-38.

[2]马誉辉.加强新时代政协机关党建工作[N].河北日报,2019-05-10(007).

[3]王李兵.推进新时代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效能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0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