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陈丽娥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陈丽娥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31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下,金融教学工作也不断改革创新,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金融教学中也应该重视互联网金融意识的形成。文章以此为基础对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financial teaching has also been constantly reformed and innovate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dustr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net financial consciousness in financial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financial teaching.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教学;教学应用;互联网技术

Key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teach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1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密切。许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范围已开始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扩张,如涉足网络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互联网银行等业务,并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目前国内诸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中,已将培养具有金融知识素养与互联网运营的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纳入到培养目标体系中,并在专业课程开设方向上增加互联网金融方向。由于课程设置较新,在该课程的教学上,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设立完善和统一的课程规划,综合性地评价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现对课程体系不断优化。

2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顺应了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专业的教学,是顺应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下,金融专业的教学多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缺少相关的理论实践和相关案例的分析理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专业信息,能够在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就网络金融信息进行相关实际案例的分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深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技术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普遍随身携带智能手机但多用于玩乐,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使用手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获取相关专业信息。在有效扩大学生信息获取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另外,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要。在传统地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企业又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互联网操作能力,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因此在金融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顺应了时代要求。既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有效解决了互联网时代人才缺失的问题。

3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3.1 学生四维空间活跃

一个个案例、一个个问题抛向学生,翻转课堂赋予了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自主学习的使命,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思考的空间,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思考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法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更加地珍视它们[1]

3.2 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各学校主要参考已开设该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部分开设课程为自主设置,缺乏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在课程开发方面,自主探索的内容较多,可供借鉴的资源较少,这就需要教学团队对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有深入的学习,对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和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增加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才能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此外,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不断有新的经济模式涌现,在短短几年内,过去的知识及其应用就已经过时,要求课程内容也要紧跟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

3.3 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银行柜面业务实训》教学中,大多依然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讲解知识要点,介绍银行的基础理论、业务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教师按时完成了课堂教学计划,但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因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久而久之,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学习特征,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3.4 教师自身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教师不重视运用互联网技术,导致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使得互联网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

4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4.1 从视频案例中学会思考

《金融产品营销》课程的教学,从金融服务及评价、金融营销技巧等10个项目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频案例,这些案例要经过整理、组合,兼具金融服务营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根据课程进度,通过雨课堂或微信群平台等定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和将要掌握的能力,从视频案例中逐步学会思考、勤于思考[2]

4.2 “互联网+”金融实践教学形式创新与求变

金融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要求学生们在灵活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参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金融工作,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需要不断开展自我提升,以适应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工作岗位。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逐渐从章节形式转变为知识点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鼓励老师们利用PPT辅助讲解、录屏和动画等教学视频开展交互式练习,采用线上+线下案例讨论,师生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们动手能力、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能力拓展课程四类。建议实践课程除了传统的实训之外,还能开设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与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等课程,可以独立设置学分,鼓励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对互联网金融开展实地调研、体验与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

在本部分中,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务模式按照数字货币、网络支付、互联网借贷、网络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类别,分专题进行讲解。在各个专题的学习中,重视教学案例的运用,如用比特币的原理与特性讲授数字货币,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对比讲授网络支付,以拍拍贷的平台运作模式与新彩虹系列产品讲授互联网借贷,以点名时间的兴起、发展与转型来讲授网络众筹等,在案例运用过程中充分使用互动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拓展课堂知识点,更多从应用视角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理解掌握[3]

4.4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金融课程实践教学过程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学生们必须要掌握比较多的热点个案,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之前,制定出和教学内容一致的PPT演示内容,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之中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对案例分析之后,小组长就需要代表小组成员发表总结,比如,在怎样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教师就可以使用小组案例分析方法。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当互联网金融在给社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风险,而这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必须了解的。学生们在网络平台当中收集大量的案例来对自己的观点、想法进行解释与说明,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处理、收集、分析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专业的相关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还能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我国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龙.“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型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

[2]邓先春.“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

[3]陈意新.“互联网+金融”趋势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时代金融,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