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白建虎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白建虎

宁夏海原县郑旗中学,宁夏 ·中卫 755299

【摘要】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一时间,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成了教育界的一大亮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论文重点介绍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与方法。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At one time,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a highligh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has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ore literacy; practical research

1 引言

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学科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落实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把核心素养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2 核心素养的意义

2014 年教育部最初发布的文件中,核心素养的概念还没有明确,后来,学术界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才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简单地说,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他们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要能保障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主要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即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分配到各学科之中,学科就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性质与特点,功能也不相同,那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就体育学科来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表现为情感与品格,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学会体育运动的方法,并养成积极参与体育的锻炼好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3 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品格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能代表体育素养的全部,学习态度也是学生体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体育锻炼;有了良好的体育情感之后,还要有良好的体育精神,这是更深层次的学习结果,比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了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敢于奋斗拼搏的能力,这些都是体育品格的范畴。要形成良好的体育情感品格,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以教学实际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如,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品质,通过团体类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第二,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如: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运用情境教学法,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竞赛法[1]

4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素养

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良好的运动习惯。实际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每个年级段都要有各自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如,初一年级的篮球教学,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篮球产生兴趣。接下来的一年让学生巩固基础,逐步接触简单的技术。而到了初三年级,就要从技术素养的培养过渡到战术的培养,要求他们将所学的技术运用到比赛中。第二,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不只是在学校中形成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重视,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只有学校与家庭一起努力,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

5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素养

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意识和行为的素养培养,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与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不了解健康知识,也是老师不重视的结果。一是要把健康知识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了解体育知识,如,在教学篮球技术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篮球运动受伤的处理知识,如,手指在接球或者断球时突然挫伤,如果不严重可以运用冷敷的方法,过 24 小时后再热敷。再比如,上课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看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可以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6 树立终身体育观

初中阶段正是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树立终身体育观,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学会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自己内心情绪的消极变化是很重要的。据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向学生传播终身体育观,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宣传进行体育运动的好处,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控制糖尿病、防止骨质疏松、改善睡眠质量和消除压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跟运动健康有关的内容。老师还可以向学校建议举办“体育锻炼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活动或者征文比赛,由此来落实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2]

7 结语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对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十足的重视。面对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对于人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需要高层次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锻炼出强大的身心素质,着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可以为将来的奋斗生活奠定基础。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培养。

参考文献

[1]申欣鑫.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 2018(5):79-79.

[2]王玉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才智,2017(26):127.

[3]薛科峰.初中体育教学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长江丛刊, 2017(14):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