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高职院校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机制调查研究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孙羽

高职院校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机制调查研究

孙羽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在处理一些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新时代网络舆情所带来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自媒体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信息的快速传播。而高职院校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往往对网络舆情不够关注,在处理和应对时缺乏经验和相应的引导机制。如何增强高职院校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对高职院校目前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处理网络舆情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处理突发事件时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some campus emergenc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face the impac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WeChat, Weibo and self-media has caused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However, in the face of campus emergenc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ten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lack of experience and corresponding guidance mechanism in handling and coping. How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front of u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and how to deal with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hen 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on.

关键词】高职学生;舆情引导;危机处置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crisis management

基金项目:文系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18年思政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DY201706)

【作者简介】孙羽(1982-),女,天津人,讲师,从事学生工作、主讲就业课程方面的研究。

1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以其快速传播的特点成为校园舆论的主要阵地。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能够平衡师生的心态,引导师生以正确的角度去关注校园突发事件,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它直接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途径、效果和特点,从而总结出在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高职院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在发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而且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引导提供理论依据。

2 调研内容

通过学生调查可以发现网络舆情的传播在学生中和其它方式有着鲜明的特点,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效果及特点。本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了解校园突发事件的主要途径,网上了解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对网络上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关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针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发生过的校园突发事件,对相关同学进行访谈,对学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感受。

3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根据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在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法、归纳法、分析法、比较法分析高职学院网络舆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国内外相关的管理办法,分析如何有效地对高职学院网络舆情进行制度化的管理,从而在遇到校园突发事件时可以有效的进行引导,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于校园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的情况,特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研。本次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300位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46份,有效问卷240份,占发放问卷的80%。

4 调研结论

4.1 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4.1.1 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高

调查显示,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手机应用的快速发展,手机在大学生的衣食住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成为大学生们了解社会、学校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传统的开班会、报纸、校园广播等方式已经不作为传递消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开会、校园广播等传统报道方式的滞后性,学生往往在得到官方的正式报道之前就通过网络、传言等形式第一时间了解了该事件。

4.1.2 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关注一件突发事件时,会把网络上对这一事件的报道通过微博、微信、QQ等即时交流软件进行扩散。

一旦在这些群里扩散消息,会迅速把事件扩大化。某一事件在发生后,有可能几分钟后就会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

4.1.3 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关注度高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和匿名性,学生作为接收者和发布者没有更多的顾虑,关注、发布信息的成本也低。这也增加了关注、转发的比例。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闻意识很强,也有很强的曝光意识,而网络就是其最便捷、最方便的传播平台。网络的匿名性也减少了学生的很多顾虑,用一个网名就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而又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转发的概率。

4.1.4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强

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个人观点的同时,也随时接受到别人发布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碰撞很容易将一些负面的情绪、消极的观点进行累积,对于涉事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极容易被一些极端的言论左右自己的思想。

网络的虚拟环境可以让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发表观点和看法,使得他们对某一类事件的态度随意进行表达与发泄,由于在网络上发言不用承担任何的后果,所以大学生会把很多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和负面的情绪随意的发布在网络上。

4.1.5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滞后性与被动性

学校在预测到问题可能会发生时,并没有过多的注重在网络舆论方面的引导,还是通过传统的开班会,老师进行宣传等形式进行解释。开会,布置,层层传达,大概要花费几天时间。而网络舆论是快速发生并扩散的,仅靠传统手段容易错失最佳的时机。

4.1.6 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舆情管理工作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很多高职院校范围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还没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由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去统一组织实施。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局限,高校职院校舆情引导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往往都是一些兼职人员来管理学校的网络。

4.1.7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缺乏制度化与专业化

第一,组织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不完善,如发现问题没有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往往是层层上报,导致错过最佳时机。网络舆情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各部门之间缺少配合,往往是各行其事。

第二,人员不够专业化,由兼职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容易造成经验不足,不够专业,工作能力不强,从而对网络上信息的甄别与预判能力不够专业,容易错失最佳的处理时间。

4.2 解决问题的对策

4.2.1 建立一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专业引导队伍

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备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对网络信息敏感等基本素质[1]。学校还应该定期开展工作培训,研讨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在学生中特色和特点,掌握最新的网络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有效输出,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4.2.2 加强干预,做好舆情常规化管理

注重平时的网络舆情管理。要熟悉学生日常的网络平台,专职工作人员要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威信,这就需要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树立在网络平台上的威信。网络中的权威通常不以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高低决定,往往取决于网络活跃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专职工作人员应该在日常中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熟悉他们的交流模式,掌握他们的网络语言,熟悉网络的行事规则。能够在日常维护中树立起权威,这样一旦有危机事件发生,专职人员才能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有效的传递正面信息。

4.2.3 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支“舆论领袖”队伍

网络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之间有很强的交互性。在所有的受众群体中,总会产生出一个一个比较强势的受众群体,通常是由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活的学生引领并传播给其他的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是核心受众层,引领者即为“舆论领袖[2]”。在网络舆情引导中,除了教师队伍,也要善于培养一支学生中主动培养一些“舆论领袖”队伍,培养选拔一些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看待问题深刻的学生来担当“舆情领袖”,用好学生骨干,让舆论引导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学生中渗透。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充分发掘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处理机制,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在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舆情的引导,努力塑造高职院校的正面社会形象,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对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树春,王大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校园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2]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现代传播,200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