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浅谈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策略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王佳鑫

浅谈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策略

王佳鑫

红岭中学高中部美术组,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进行课堂素描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描水平。论文主要结合素描教学课堂问题,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

Abstract: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is a major part of education work. In the classroom sketch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adopt correct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basic sketching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classroom problems of sketch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美术课堂;美术素描

Keywords: high school art; sketch teaching; art class; art sketch

1 引言

素描是绘画的骨骼,是一种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形式。素描虽然是通过单色线条理智地表现客观世界中的人和物,但是在素描作品的结构、形式上要饱满地表达思想、概念和情感,因此素描对创作者的空间造型能力要求较高。写意素描和写实素描分别是中西方的传统素描形式,二者都可以对静物、动物、人像、风景等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素描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素描时,需要从基本意识、基本能力、基本训练和创新等方面引导学生。

2 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造型扭曲

以人物头像为例,很多学生的素描作品中都存在着人物头像扭曲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没有能力也不具备能力进行正常绘画。二是学生的观察方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学生的素描水平影响非常突出,学生在素描中如果无法仔细观察素描对象角色形象,尤其是脸型,那么其作品必然会出现扭曲、变形等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与处理学生的素描思路、素描方法,这种现象很有可能会根植在学生内心,以后再纠正就困难了。

2.2 教学形式单一化

当前,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阻碍了高校高中专业创新的步伐。从根源分析,传统素描艺术和高中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两者都显示出我国高中教育在模仿和创新西方高中教育,这表明我国高中教育受西方造型活动思想影响,无法摆脱其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中专业仅停留在表面,是对外观和形式的模仿,并未掌握精髓,艺术表现张力不够,表现技巧得不到创新。因此,想要创新高校高中教学,就要从素描开始,素描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影响深远,必须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艺术表现技巧,围绕绘画基础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发挥其艺术想象力。

2.3 教师整体水平不高

大部分研究把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担任素描课程教学的是绘画专业的教师,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大多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其原来接受的素描的学习基本上还是以绘画基础素描为主。素描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跟“设计”与“素描”两者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绘画专业教师与设计专业教师任教各有优势。教师对素描的研究不够深入与系统,对素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无法形成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素描教学所有问题的核心所在[1]

3 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的方式方法

3.1 帮助学生树立素描的基本意识

在素描创作中,整体观应贯穿整个过程。实际绘画时,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绘画对象的细节,难以恰当地展现一幅素描作品的整体、主次和虚实。帮助学生构建整体观是培养素描基本意识的关键环节。对于素描而言,整体观不仅是一种表现方法,而且是一种提升素描水平的思维模式。当学生注意到描绘对象的整体环境时,自然会关注画面主体之外的事物。在绘画的初始阶段确定构图和各个个体的比例,绘画过程中不断调整色调和突出重点,对整体和每个个体的刻画保持在同一进度,避免过分重视个体而忽略整体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素描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整体和局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局部刻画也是让素描作品出彩的重要手法之一,绘画时要有整体意识,画作的内容要有局部特点,这样才能完成内容充实、意境有趣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教师应从“大关系”的观察方法、整体表现手法的两个方面着手。所谓“大关系”的观察方法,主要通过“对比看”“眯眼看”“同时看”的方法观察表现的对象。“对比看”是指在观察整个对象时,学生应减少对个体的观察时间,提醒自己注意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绘画时交替刻画不同的个体,并比较每个个体的异同,避免因为某个个体尺寸的原因导致刻画其他个体时出现问题,也避免对某个个体过于细致地刻画使整个画面不协调。

3.2 在人物素描中把握肌肉、头骨联系

头像是立体的,头像是肌肉、骨骼之间的合理搭配、合理联系。人物头像结构取决于头骨大小、头骨结构,如果学生无法理解这些特点、这些要素,那么在绘制头像作品的时候,必然无法绘制出精美、动人、真实的作品。学生需要通过肌肉收缩与扩张的方式传达与表现人物形象、人物精神面貌。如在制作作品前,教师可以先让其中一名学生来到讲台,随后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这名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让这名学生做出各种喜怒哀乐表情,其他同学需要充分观察这名同学在做这些表情过程中的肌肉变化。该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肌肉与头骨之间的联系,在逆向思维的刺激下,学生的素描水平能够得到有效增强[2]

3.3 教学内容丰富

在高中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深入到现实生活,充分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微妙变化,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有价值素材,积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采用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个人的感悟。为此,应当从课堂教学扩展开来,从室内教学向室外教学拓展,将创作理念引入到习作练习之中,进一步扩大美术素描教育教学的外延。基于美术素描教学课程,对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素描画面的音律以及节奏和构成关系,并从中表达个人的情感诉求。

3.4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素描理实一体化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出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有机融合了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过程分析教学法发挥了素描教师的引导作用,节省课堂时间,避免学生走弯路,积极思考;评价对比和归纳教学法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己所学知识用于解说和评价作业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在讲解和评价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总结教学经验。素描基础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反映在素描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素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讲授的结合等。

3.5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想学,更要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好坏有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安排大量的经典艺术作品(这里不限于素描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性与有效性[3]

3.6 加强学生临摹与写生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反复临摹和大量的写生训练必不可少。所谓熟能生巧,没有足够数量的实践,学生很难“下笔如有神”。临摹和写生是快速提高学生素描水平的必要手段。临摹训练的主观性不必太强,不需要太多的创新,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作品,掌握创作者在绘画时采用的技巧和构图原则,避免学生在大量的绘画练习后水平仍停滞不前。写生是更直观的创作,面对的是客观的人、物、风景,这对学生的选景、构图、观察都有更高的要求。写生使学生主动联想并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运笔技巧和方法。写生和临摹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训练手段,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学生过分关注临摹,就容易形成经验主义和概念主义的倾向,难以表现对象的真实特征,这就需要通过写生唤醒创作的主动性和灵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当追其本原和基本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结合专业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前高中美术课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胜太.浅谈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有效实施.美术教育研究,2015(9).

[2]麦荣勇.互联网时代的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研究.美与时代(下),2015(6).

[3]董安良.试论高中美术素描有效教学的理论分析.美与时代(中),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