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的探析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王泽

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的探析

王泽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有限公司 , 天津 300459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国有企业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从当前企业结构来看,青年员工占据半壁江山,如何提高企业青年员工的综合能力成为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论文结合青年员工成长上面临问题,探讨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的建设策路径。

【Abstract】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stage, and the role and value of tal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unquestiona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s structure, young employees occupy half of the country.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of young employees in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aper combin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growth of young employe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young employee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机制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young employees; growth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新时期,“90后”青年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企业面临如何将新时代青年员工转化为组织的中坚力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今社会,“互联网+”、自媒体发展迅速,正在吸引青年眼球从线下转为线上,导致企业青年员工管理落地活动开展不力,思想引领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等。

2 新时代国企青年员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进入新时代,青年员工正在或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生力量,其重要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广大员工群众一道,为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对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加剧,各种思潮相互交错激荡,西方把分化、西化中国的重点放在青年一代的政治图谋从来就没有放松甚至在局部领域不时上演。对内,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复杂,给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和难度。拥有青年就拥有未来,青年强则企业强。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青年员工群体,培养造就高素质青年员工、凝聚调动青年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最大程度发挥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和必须勇敢承担起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 国企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主要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深,意识转变较慢

当下的青年员工主要是90和95后,大部分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人员,适应岗位较慢,职业人的意识较淡薄。青年员工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对国有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及相关产业了解不清、认识不明,对国企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

3.2 员工思想学习氛围不足

智能化时代已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而悄然来临,前三次的工业革命虽离我们远去,但第四代已经渐渐贴近我们的生活,加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工作重心发在了经济效益上,不够自身员工的学习热情,部分青年员工又没适应这样的发展,自身的能力渐渐满足不了职业的需求,而自己又无终身学习的意识,对科研创新也没兴趣,只做本分内的工作。他们对专研创新并不感兴趣,对新技术和生产手段也没有想要动手的想法,自己的专业能力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不利[1]

3.3 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青年员工的流失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流失和间接流失。其中直接流失主要是指对企业前景的担忧、职业生涯的发展不看好、工资薪酬的不满意、接受学习和培养机会的不满意、工作氛围的不适应、企业文化不匹配、企业相关制度的不和谐等;间接流失主要是指住房问题、婚恋问题、家庭问题、工作地域问题等。其中,直接流失占绝大部分。员工的流失短期内可能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人才短缺问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一些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员工,他们的流失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的措施方法

4.1 关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青年优秀品质建设的管理和引导,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丰富企业文化,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它远远不止这些,还有着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优化人力资源与其利用的作用。它对企业文化的走向、青年优秀品质建设,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它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本身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作为当代青年最集中的地方,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企业文化对青年优秀品质的影响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同时,青年形成良好的优秀品质,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从而促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

4.2 不断加强工作机制创新

一是要创新组织设置。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养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企业中相关部门,尤其是组织部、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合署办公,建立从思想意识、岗位技能、职业发展、培训培养、日常活动、生活慰问等全方位的监管协同,才能形成工作合力。组建企业内部讲师团,让领导干部、各层级优秀管理人才、各专业技能突出人才不断走向二级部门与项目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二是要创新管理制度。从青年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学历、职称竞升等方面加大配套管理力度,出台一系列文件,积极倡导青年员工能力提升;注重跨部门、公司、行业的人才流动、岗位轮换交流机制建设,不断创新青年员工培养实践工作。三是要创新沟通机制。结合青年员工与企业工作实际,国有企业要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定期开展青年员工座谈会、交流会、读书活动拓宽青年交流沟通途径,鼓励项目公司开展横向走访、视频交流学习[2]

4.3 转变和丰富国有企业的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方式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是青年职工思想教育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关乎工作成效的重要过程,必须持之以恒的转变和丰富工作方式,用历史的、具体的思维与时俱进的推进思想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一是革新国有企业青年职工职业心态与思想教育的方式。对于当代的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青年职工的心理和实际现状,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要积极采用多元化方式代替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让青年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鼓励与爱护,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二是强化思想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观念的高素质、高能力工作者,通过树立榜样标杆,形成“领头雁”效应,重点加强培训、沟通的平台建立和方法拓宽,满足当代的思想教育工作需求,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4.4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是帮助青年员工建立清晰、科学长远的职业规划。树立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鼓励其提升学历,考取职称、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调研发现,短期面授、在岗学习、师傅带徒弟和网络培训是受到青年员工普遍欢迎的几种形式。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充分运用微信、学习教育云平台、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利用“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各类成熟的教育学习APP,引导青年员工在线学习。二是建立立体化的岗位培训体系。综合形成在岗、在线、在职培训一体化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行齐抓共管的培训新格局。建好网络学院,搭建员工在线学习、考试的平台。以员工讲堂、读书分享会、青年学习小组等载体,定期组织青年交流互动。加快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5 结语

国有企业中的广大青年员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加强培训教育,建设人文关怀体系,从多方面促进企业青年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敏.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1-222.

【2】孙庆华.国企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