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研究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毕俊召

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研究

毕俊召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132021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关乎一个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影响这学生日后就业的能力与职业规划。基于此,论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分析目前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建议。

【Abstract】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of a college, but also affects the students’ ability and career planning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diagnosis 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teaching workers.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诊断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自班级授课制形成以来,课堂教学就成为了教育最重要的舞台,各大院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教育界与相关学者们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需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研究与行动,该工作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2015年6月起,教育部正式决定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中推广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这意味着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将成为职业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最终教育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课堂教学诊断已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也因此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关注[1]

2 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近些年,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体系建设不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笔者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不一致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诸多差异,而且不少专业的课堂教学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教学并没有多加重视,这直接导致很多学生虽然专业理论知识很丰富,实践操作技巧却明显不足,这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显然是不符的。此外,还有不少专业课程内容十分枯燥,教师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式、填鸭式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也大受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日后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抓紧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改进十分有必要。

2.2 课堂教学组织环节

如上文所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顾自己授课,不重视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行为使得高职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低下,势必要进行改进。

2.3 教材选用不合理

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所沿用的教材仍较为落后,多数教材不属于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教学内容严重不合理,与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相差甚远,教材内容也没有依据时代发展进行及时更新,自然无法培养出专业人才。

2.4 教师教学素养偏低与教学设施设备的欠缺

有些在职的教师根本无法胜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自然也无法承担起为当代社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重任,教学质量严重堪忧。在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或实验室,少数有实训基地或实验室的院校,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教学应用性不够清晰。

3 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诊断内容

3.1 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诊断

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信息时代,教学工具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应抓住机遇,努力学习PPT、微课、MOOC、视频、二维码等先进的教学工具。

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学准备阶段也应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而不是盲目地等待教师上课。如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课堂工具,笔记本、笔、书本等。教学前,学生还应做好预习工作,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2 教学实施阶段的教学诊断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采取种种方法、措施,利用各种工具手段,使学生思维与行动高度集中到学习中来,在老师的指导、引导下,展开高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人数,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逻辑。课堂中教师教的逻辑是否符合教的基本逻辑。课堂中学生学的逻辑是否符合学的基本逻辑。

3.3 教学评价阶段的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全部完成,教师和学生还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技术实践、技能成效等。教学评价则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院内评价这三个维度。教学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单元学习结束后,对有效学习的确认环节,确认教学效果[2]

从教师角度来看,还需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即对教师综合素养进行评价。这一教学诊断工作可引导教师更好地遵守5S的良好职业习惯,提升自我素养。

3.4 课程结构的诊断

从课程结构上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理论学习无法与实践应用实现有效地零距离结合,进入工作岗位中自然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上。据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向,整理好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人才培养课程架构立体体系,如此方可为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5 师资结构的诊断

目前,在职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是刚加入职业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他们的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而资历老的教师则极有可能因教学倦怠期而有所松懈。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有高超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机会深入企业学习、实践,自然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据此,高职院校在师资的诊改上,应以企业生产实践能力为落脚点,以专业理论和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为重点。

3.6 教材结构的诊断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材整体而言是符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选取、错误率、教师完全依靠教材等情况。以某院校2017级汽车专业的教材为例,学生使用的教材仍为2009年版本的《汽车商务英语》教材,而教材中对新兴的电动汽车结构和网络营销的内容涉及甚少,自然也就难以满足企业对相关岗位的需求。据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教学教材时,应对准企业岗位需求。而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有教材,还需提前准备好几本参考书,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最新教学资料,弥补教材中的不足[3]

3.7 教学场所的诊断

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教学场所还是依靠学校的力量,而大多数院校仍以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一体化教室、企业运行环境、模拟仿真实训室等非营利性质的普通教室为主,其中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和就业认知的企业运行环境教室占比较少。据此,院校需开设更多的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和增加学生对就业认知的教学场所,同时还需增加对企业运行环境的使用率。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整理了如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意见。

4 结语

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均有着直接影响,而且还关乎企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加以重视。尽管每个高职院校的情况不同,教学特点也有所不同,但本研究中所提出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诊断内容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建立新的课堂诊断,把改进体系以及培养技能型人才视作自己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军. “课堂志”教学诊断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7(35):34-38.

【2】董改花.培育“8字螺旋”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8(10):179-181.

【3】杨宇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0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