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路径研究——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摘要】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抓住这一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更是艰巨的课题。基于此,论文从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发,结合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情况,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专业建设、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的服务策略,旨在为相关院校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价值。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how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present and even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and it is an arduous task.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ianjin Engineering Technical Institute,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ode, and proposes a service strategy to provide relevant research foundations and value for relevant institutions.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带一路;服务路径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t and Road; service path
【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标准、实现路径和监测指标研究”子课题“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AJA160009-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辉(1982-),男,天津人,研究生,讲师,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主任,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即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本身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用性、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2 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教育元素。“一带一路”要求职业教育在社会服务方面必须承担责任与义务;“一带一路”要求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必须力求改革与创新;“一带一路”要求职业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必须加强合作与创新。
而作为直接为经济社会提供支撑的职业教育同时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力支撑,培养外向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提供平台;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输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3.1 “四个维度”分析与研究
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多种形势下,在“先下手为强”的教育理念下,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合理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当更加紧密。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各专业人才还需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复杂信息技术能力。基于研究与实践,就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提出以下观点:
3.1.1 合作方面
教育国际化合作: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引入高职留学生;培训国际化合作:引入国际化培训项目;教育国内合作:学校与学校合作、专业与专业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其中,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澳的TAFE等;引入高职留学生制:中亚、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引入国际化培训项目:伊拉克、尼日尔、哈萨克斯坦等。
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中澳联合办学培养国际石油人才)。
来华培训:国际项目培训国际化专业人员(伊拉克项目培养海外石油人才)。
共享方面: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享实训条件。其中,共享教学资源:本专科院校、专专科院校等;共享师资力量:同类院校、特色专业等;共享实训条件:校企、校培等。
创新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过程;创新考评方式。
构建方面: 构建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师资能力标准;构建国际化教学标准。
3.1.2 “四种服务”分析与研究
通过研究、实践发现,“一带一路”是战略性倡议,虽以经济合作为中心任务,却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探索和实践,尤其在具有典型示范的职业教育领域。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同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面对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上的问题和不足,还要勇于创新和前瞻性思考,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服务路径,论文提出以下观点:
职业教育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平台。
职业教育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改革平台。
职业教育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专家智力库。
职业教育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输送库。
3.1.3 “四种模式”分析与研究
结合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研究与实践,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建议从以下模式进行着手:
“借船出海”模式:“企业主建,院校主教,合作共赢”的模式。与走出去的国际化企业,特别是已经在海外扎下根的企业合作。
“借船上岸”模式:在走出去的国际化企业聚集多的地区,与当地院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中资企业。
“师资先行”模式:选派高素质教师出国参与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教学,传播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人员、教学的合作交流。
“理念伴随”模式:推动国内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向发展中国家输出。
就石油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目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是联合办学模式,基于世界上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于中德、中澳、中英、中美等;二是来华培训模式,基于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项目与“走出去”的时代要求,借助于中石油、中石化、中车、中铁等。
4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研究
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开发、完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国际化企业人才需求与目标,是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路径。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发体现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技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已经在石油13订单班、石油14特色班,历时5年,培养的学生在专业语言、专业技能方面远远优于普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即懂得石油国际惯例与文化交际,又掌握石油钻井岗位核心技能。毕业生深受各大国际化石油公司好评,纷纷提前预定毕业生。
从而探索出基于新时代国际石油惯例的教学标准、石油勘探开发全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研制过程如下:
通过分析与研究,结合石油行业的强势发展,尤其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对其强烈需要,构建合理的国际化人才接替队伍梯次结构,形成国际化人才接替的良性循环,已是石油石化行业企业、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首先,借鉴全国石油专业的“联合办学”模式及成功的办学经验,针对代表性的国际化石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标准开发调研,基于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核心技能、职业资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形成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标准框架。
其次,把澳大利亚TIFE模式和我国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将澳方OG课程包与标准框架进行融合,使之本土化,归一化,国际化、实效化,形成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包括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等,开发课程体系构架。
然后,结合国际化石油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核心能力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构建核心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开发三年教学进度计划,再结合校内外实训条件、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形成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最后,联合、组织“国际化石油企业、石油类院校、澳大利亚”三方反复论证,积极探索实践方式,构建逐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开发研制石油工程技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
2016年11月,在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等国际化公司的见证下,新的石油工程技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在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油15特色班实施,在保持中英双语教学的专业传统优势上,同时兼顾“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通过两年多实施与培养,仅32名毕业生就被斯伦贝谢(国际、中国)、英荷皇家壳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际化石油公司分刮,导致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的人才需求。同时,抢人式订单人才培养的订单源源不断。毕业生深受中石油、中海油、斯伦贝谢等国际化石油公司好评,起到石油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我国一些办学经验丰富、优势明显、特色专业(群)的职业院校,在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中,积累了较好的实践经验、理论基础,发挥了积极的典型示范作用。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空前机遇与挑战,不论是石油石化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还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致说明职业教育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其教育教学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习实训方式创新等方面势在必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典型示范、个性需求才能跟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高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会计服务业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2019,(1).
[2]唐佳.“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