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银川能源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宁夏 · 银川 7500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增长,汽车保有量逐年上涨。就汽车来说,本身是一个高能耗产品,尤其是油耗方面,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加强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能源汽车由此而产生发展,由于政策、技术等不成熟,新能源汽车发展受到阻碍,论文就大数据分析下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life, the number of car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s far as the automobile is concerned, it is a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t,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fuel consumption. In today’s energy shortage,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rises from this. Due to the immature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s hinde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under the big data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汽车节能技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Key words: automotiv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big data;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problems
1 引言
“大数据”(Big Data)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随着双积分管理办法的研究和发布,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里最为热门的话题。在石油能源日益减少、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加大了环保节能型汽车的研发力度。而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里,人们也已经开始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一直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也出现了行业降温的信号,一时间引发了各种唱衰的言论。其实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它本身就处于一个由政策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过程中,成本、性能等各方面问题需要不断优化。论文通过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汽车油耗及节能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提出对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建议。
2 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2.1油耗问题
自实施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以来,行业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持续降低,2017年1~9月行业油耗降至6.19L/100km。与2013年相比,2016年单台汽车油耗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至今,在各项高效动力总成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先进变速器、涡轮增压技术搭载率超过40%,而怠速启停技术搭载率提升了26%,增幅最大。高热效率发动机及HEV车型的推出,成为了企业达标的有效工具,很多企业的现款产品已经可以满足2020年的油耗要求。
2.1.1自主企业过度依赖新能源汽车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纯电工况下续航里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补贴政策的引导,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150≤R<200续航里程段产量首次超过R<100段,成为最大占比产量段,2017年9月占比上升至66.8%。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逐渐向80km以上的续航里程段偏移。
虽然2016年自主企业中有14家较上年平均油耗下降,而在不计新能源核算情况下,共22家企业平均油耗较上年上升,传统能源车油耗问题日益突出;自主企业不计新能源核算时,2016年共有23家企业油耗能达标,计入新能源核算时共有44家企业达标,部分自主企业过度依赖新能源汽车实现油耗达标。
2.1.2部分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水平偏低
在双积分政策中,根据产品的百公里耗电量,对于节能效果好的纯电动汽车可以获得1.2倍率的积分鼓励。而通过分析纯电动汽车大数据发现,自主企业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综合工况电能消耗偏高,低能耗车型数量较少;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状态油耗偏高,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此外,到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生产178万台,2020年底可累计生产380万台,若考虑新能源商用车稳步发展,可以实现行业500万台的新能源目标规划。
2.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不成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的自主品牌车企,除了比亚迪自主生产电池,北汽新能源与韩国合资生产电池以外,大部分企业选择采购动力电池生产商供应的电池。因为电池产品品质、性能等原因,国内多数企业还是更倾向选择外资电池供应商。外资电池在国内市场上“攻城掠地”,凸显国内电池企业的弱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果外资电池企业垄断国内电池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能将步传统汽车“核心技术空心化”后尘。
2.3新能源汽车从传统汽车改造而来
众所周知,汽车的设计开发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周期。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在半年的时间内,设计开发出多款新能源车型,车企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现车改造”。有些廉价的微型电动车就是基于其传统燃油车型简单改造而来,将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气管、变速器等传统动力总成部件替换成电机、电池。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指出,市场就是要淘汰这些依靠“现车改造”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企业。
2.4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大洗牌问题
国家大力度的补贴政策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很多濒临倒闭的中小车企又借新能源汽车“起死回生”,但是,随着补贴的大幅退坡甚至退出,部分车企面临重新走向倒闭的风险。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市场共有249家厂商有电动汽车生产记录,这些厂商中2018年有58家厂商没有生产,明显低于2016年和2017年。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受此影响,仅仅前7个月0产量的厂家数量就高达98家,占比接近40%,另外有43家厂商的产量在1~10辆,两者合计占比57%。
不难预计,市场明年还会更惨烈,大洗牌已经来临,可能会持续数年,经历两个波动。第一个是在仅仅换了动力的电动汽车产品时代,在传统汽车领域拥有较强制造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厂家将会幸存下来;第二个是真正的电动汽车产品时代来临,那个时候电动汽车市场的玩家有可能面目全非。如果电动汽车仅仅是动力不一样的另一种“传统汽车”,那么其“缺点”就会被消费者放大,如产品还不是很成熟、充电不便利且一次充电时间长、存在“里程焦虑”、残值率相对较低等。在传统汽车销量下滑的今天,这种仅仅是换了动力的电动汽车明显缺乏竞争力,指望其能够逆势发展是不现实的。
3 汽车大数据带来的启示
3.1修订节能技术标准
综合汽车油耗及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未来我国政策将继续完善汽车行业节能政策管理体系,修订更新节能技术标准:
①严控油耗:修订GB27999形成五阶段油耗标准,2025年乘用车平均油耗要以达到4L/100km为目标;同时对商用车的油耗限值也要进一步加强。
②电能折算:电耗折算方法标准已于2016年8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将根据热值、燃料生命周期、碳排放三种折算方法计算。
③调整试验方法:实现测试工况由NEDC向中国工况转换;修订PHEV油耗标准,完善PHEV油耗评价方法。
3.2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只是动力的改革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企业宣传的噱头,而是企业要踏踏实实发展的主流业务。国家出台‘双积分’政策是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并不是鼓励企业盲目生产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车企当做长远规划。
真正的电动汽车产品是一次交通领域的革命,绝不仅仅是动力的变化。未来电动汽车时代的玩家,可能大多数也不会是现有的汽车厂商。这就需要一流的汽车企业一起抱团合力、发力,更应该兼并重组一些未来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共同打造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航母。
3.3制定相应的新能源汽车策略
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研究分析我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基于大数据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更是一项新任务。
可以利用厂家新能源汽车配置大数据分析汽车技术现状,制定技术升级策略;利用经销商新能源汽车销售大数据,制定售后策略;基于新能源汽车销售人群嗜好,制定研发方向;基于区位新能源汽基于区位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制定区域产品和市场策略;针对公交车、出租车、汽车共享、物流车等领域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使新能源汽车构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的销售策略体系[1]。
4 结论
总之,为了响应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汽车低碳化等要求,采用节能技术、降低油耗是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解决当下汽车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汽车问题势在必行,未来国家和地方也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强统筹规划、政策衔接,合力推动、快速落实并解决新能源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涛,曾春秋,周武柏,等.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从应用的角度看大数据挖掘[J].大数据,2015,1(4):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