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要点及思考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万文盛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要点及思考

万文盛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9

【摘要】论文阐述了我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意义和各阶段实施的要点,提出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所需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希望可以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实施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of 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he key points of implementation at each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system guarantee, personnel guarantee and funding guarantee needed to complete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of 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for 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

关键字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

Keywords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 soi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1 引言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大量工矿企业关闭搬迁,原有污染地块未经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被再次开发利用,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安全隐患。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下简称“企业用地调查”),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基本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为开展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技术路线

企业用地调查分为前期工作准备、基础信息采集与风险筛查、初步采样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成果汇总分析五个阶段,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5ebbbb3d9084f_html_9f6ee1fba770b089.png

1 企业用地调查技术路线

3 工作内容

3.1 前期准备

首先,确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支撑单位与质控实验室。其次,召开工作动员会,布置和解读企业用地调查工作目的、主要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下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系统管理账号及调查任务,建立联络工作群,实现点对点沟通和信息反馈,理顺企业用地调查组织实施工作流程。最后,视工作进展,适时组织技术支撑单位或专业机构,按照企业用地调查各重要节点分批次组织企业用地调查技术培训,进一步统一企业用地调查相关要求。

3.2 调查名单核查落实

基于土壤重点污染企业筛选原则和区内实际监管需求,初步核实筛查出调查名单。调查名单为动态更新,在调查期间,可根据各地污染场地管理及日常工作需求等对调查名单进行增补。同时,发现企业地块确实不具备调查条件或不符合调查原则的,可以进行删减。

3.3 基础信息采集

专业技术机构按照各自任务范围中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清单,组织调查工作小组参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技术文件规定,对各企业地块开展基础信息调查。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方式收集地块基本信息、土地利用信息、污染源信息、周边环境信息、敏感受体信息、地块已有的环境调查与监测等资料,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并填写《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调查表》,提交至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审核后,上传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管理系统[1]

3.4 风险筛查与纠偏

专业技术机构根据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结果,按照《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风险筛查工作,并根据地块风险筛查结果完成高度关注地块、中度关注地块、低度关注地块的风险等级划分工作,形成地块风险筛查总结报告。

专业技术机构将地块风险筛查结果报告报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任务承担单位等根据技术规定、当地实际情况、环保监管需求等,对地块关注度进行专业判断,对专业判断和系统计算结果不一致的需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调整纠偏,形成专家意见,明确需开展初步采样调查的地块清单。

3.5 点位布设

专业技术机构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要求,通过识别疑似污染区域、筛选布点区域、制定布点计划、采样点现场确定、编制布点方案等程序,结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及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特点完成布点方案编制。由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形成专家意见,将布点方案和签字后的“疑似污染地块布点信息记录表”上传至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管理系统。

3.6 初步采样调查

专业机构依据企业地块布点方案,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要求,对地块开展样品采集工作,包括采样准备、土孔钻探、地下水采样井建设、土壤样品采集、地下水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和流转等工作。

3.7 样品分析测试

按照初步采样调查确定的各点位样品分析测试项目,无机样品和有机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开展分析测试,优先选择列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名录》的省内实验室。

分析检测实验室分析并汇总测试结果提交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及专业技术机构,并同步上报给省技术支撑单位与省、市质控实验室。经对分析测试数据核查无误后,专业技术机构上传至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管理系统。

3.8 成果汇总分析

专业技术机构针对每个重点行业企业的初步采样检测结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各重点行业企业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况,初步筛选主要污染物并确定污染程度、主要污染区域,提出下一步风险管控或进行修复的建议及措施。并将确定的污染地块清单上传至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管理系统。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牵头专业机构综合分析区内污染地块土地规划用途、行业特征、风险等级、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

4 几点思考

企业用地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是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维护公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必须深入、认真开展企业用地调查,制定相关方案和技术规定,强化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成果审核,如期实现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企业用地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做到以下几点保障。

4.1 组织保障

省或市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布置、督促相关任务,招标委托专业机构,协调各部门配合等。技术支撑单位要负责指导专业技术机构。质控实验室要负责企业用地调查中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负责布点采样、监测分析等指导监督。财政部门要负责企业用地调查经费保障。安监部门、国土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住建部门、测绘等部门要负责提供各领域资料[2]

4.2 制度保障

专业技术机构在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筛查、采样调查等工作环节要采用定期总结分析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总结,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就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与技术支撑单位、质控实验室沟通,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分享工作经验。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组织辖区内在产企业或有主的关停搬迁企业、各相关行政部门参加企业用地调查动员会暨技术培训会。企业要指派专员配合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建立联络方式并及时按照清单材料要求进行情况反馈,为专业技术机构开展工作提供前期资料支持。

专业技术机构要在各工作阶段中及时总结上报遇到的困难及疑问,技术问题由省技术支撑单位、省质控实验室进行反馈或以专家咨询会的形式解决,必要时外请国家技术支撑单位专家咨询;工作协调问题通过省详查工作协调小组或省、市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进行行政协调解决。

4.3 人员保障

参与企业用地调查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需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相关培训。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视工作进展,适时组织技术支撑单位或专业机构,按照企业用地调查各重要节点分批次组织举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培训,对相关责任人、技术团队、企业进行培训,进一步统一企业用地调查相关要求。

4.4 经费保障

按照财政部、环保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规范详查经费使用,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确保国家资金使用效益,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王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基础信息调查阶段质控工作要点整理[J].生态与农村环境,2018(11).

[2]谷庆宝.关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总体技术路线介绍[R].厦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科学与技术年会专题分会——“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发表的报告,2017.